|
|
|
|
|
發布時間:2010-02-01
|
法國香水馳名世界,其中不乏價格驚人的上品。在法國,你大致可以憑著香水氣味的雅俗判斷一位先生或女士的身份。然而你可能不知道,香水的起源和惡臭有著密切關系。
伏爾泰在1756年曾寫了一本名為《美化巴黎》的小冊子,小冊子中寫道:“設在窄巷中的骯臟市場使人不敢駐足,到處散發著惡臭……街道昏暗、狹窄、丑陋不堪,似乎代表著一個最野蠻的時代。”
當時的巴黎,空氣中散發著陣陣腐臭,在路易十四死后攝政的奧爾良大公菲利浦的母親在一封信中寫道:“大街上臭氣熏天,由于酷暑魚肉腐敗,再加上成百上千的人在大街上隨處撒尿,令人作嘔。”
那時巴黎的空氣中散發的惡臭還與腐敗的尸體有關。18世紀的巴黎是一個擁有60多萬人口的大都市,當時死者的遺體只是埋入土中,任其自然腐敗。由于墓場與居民區和市場相鄰,腐敗的尸體臭味,非常難聞。從1785年開始,巴黎當局花了兩年時間才把以往9個世紀中積累的200萬具遺骸轉到巴黎南部的采石場深埋。
另一個臭源來自身體。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從1647年到1711年的64年間才洗過一次澡,這一驚人 記錄保留在路易十四的御醫每天為他做的身體狀況的詳細筆記上。根據當時的常識,洗澡是一種醫療手段,如果沒有醫生的吩咐,就是巴黎上流社會的紳士、淑女也決不輕易洗澡。
當時的醫學常識認為,體臭越強烈說明身體越健康。在這種“時尚”推動之下,我們今天看來雍容華貴的巴黎社交界,其實氣味并沒那么高雅。
盡管體臭是優異的標志,但畢竟難聞,于是用來與體臭抗衡的香水便應運而生。那時最受歡迎的是動物性香料,如龍涎香、麝香、麝貓香一類。
到18世紀中葉以后,動物性香料由于氣味過于嗆人而逐漸失去巴黎人的青睞,于是巴黎人的興趣又轉向了植物性香料,檸檬、桔子、玫瑰花等都可以制成香袋、香水。法國南部的里維埃拉沿海氣候濕潤,當地小鎮格拉斯就成了用來制成香水的各種鮮花的栽培中心,直到今天,這里仍是制造香水的重要地區。
也是從18世紀中葉以后,巴黎人才認識到洗澡的重要性,那時巴黎已陸續建起了十幾家公共浴室。洗澡加上灑香水使巴黎人擺脫了惱人的體臭。
版本二
提起法國香水,人們會自然地想到巴黎。其實,真正稱得上法國香水搖籃的不是巴黎,而是位于法國南部一個不大的城市-格拉斯。法國香水的制造不僅起源于此,而且這里至今仍是巴黎各大香水廠的原料供應地。
格拉斯之所以能成為法國香水的搖籃,主要取決于它優越的自然環境和它傳統的手工業。
16世紀時,原籍意大利的卡特林娜•美迪廳女王向格拉斯介紹了一位意大利香水專家,并要求利用格拉斯優越的水土和氣候條件,以及它的鮮花種植園,成為生產香精的基地。其實,西班牙和意大利流行帶香味的手套,而格拉斯的傳統手工業,使用橄欖油熟皮制成的手套氣味顯然不會太好。因此當地的不少熟皮匠人開始同時制造香精,在熟皮時使用香精,制成的香味手套,很受當時上層社會的歡迎。但誰也不會想到在陰暗簡陋的工作間里和那些散發難聞的牲畜味的臟皮子打交道的臭皮匠,竟成了日后征服世界時尚圈的香水的發明者和早期制造者。當時對香水廠的香精提煉監督非常嚴格,稍有作弊行為,就以沒收或罰款手段懲罰之。經過約10年的發展,格拉斯皮匠們開始逐漸擺脫那些制造手套的牛羊皮,而向上層社會追趕時髦的婦女身上轉移,為女人制造一種迷人的味道,爐火純青的香水提煉技術為格拉斯香水業征服世界做好了準備。 在法國南部有一條巍峨的阿爾卑斯山,它如一條從地中海騰起的巨龍,在法國南部與意大利交界處登陸,順著邊境線向北爬。格拉斯地區就在阿爾卑斯山與地中海之間形成了一個少至一、二公里,多至十幾公里的過渡地段,這一帶又被稱為前阿爾卑斯山。從山上流下的大、小河溪,把山前切成一個個山谷,豐富的水、土資源既適合發展畜牧業,又適合發展農業和園藝業。特別是格拉斯,位于距地中海20公里的山麓上,海拔200-500米,冬季寒冷的西北風(法國人稱密史脫拉風)對這里影響不大,基本上是冬無霜凍。而夏季從海上吹來的空氣濕潤宜人。由沖積而形成的土質十分肥沃,順著阿爾卑斯山而下的充足的地下水,匯集于格拉斯,再加上山前充足的陽光,使格拉斯成為地理位置上的花草優生地帶:再往南一十太熱,而又缺水;再往北一點,地勢的增高又會造成冬季的寒令。因此,格拉斯一帶最適宜花的生長。這里的花單產雖不是最高的,而花的質量卻是最佳的,走進格拉斯,香氣襲人。格拉斯地區有僅滋養著本地土生土長的花,來自遠方的外國香料植物也在格拉斯找到了樂土。冬季圣誕節后,來自澳洲的黃絨花(mimosa,含羞草類)將格拉斯及整個藍色海岸染成金黃色;春季,染料木的黃花取代黃絨花;夏季,田中是紫色的熏衣草;5、6月份是玫瑰的季節,7-9月茉莉盛開。此外,還有晚香玉、檸檬、柑橘、老鸛草、薄荷、黃地仙、紫羅蘭……由于格拉斯位處坡地,各個品種的花均找到了自己需要的海拔高度而各得其樂。每年在這個地區采集的花有700萬由于格拉斯本地花價太高,多年來已靠進口花來作為制作香水的基礎原料,比如,高質量的玫瑰花從保加利亞和土耳其、摩洛哥等國進口;茉莉花來埃及、意大利;苦橙和檸檬主要產地也是意大利;依蘭來自熱帶的科摩羅和印度尼西亞;作為底音的珍貴原料霍廣香多從印尼進口,檀香來自印度,橡樹苔是南斯拉夫的特產,也是作底音的好原料,最受歡迎的中國原料是桉樹和老鸛草。格拉斯出產的香精就地加工配制成品的并不多,往往加固定劑后運往巴黎。格拉斯實際是巴黎名牌香水制造商的原料供應地,巴黎各香水廠交格拉斯的香精封存在自己的庫房中,再根據自己的秘密配方加工成各自牌子的香水,這些高品味的香水出口到世界各地,為法國帶來了香水之國的美稱。
17世紀的歐洲人就知道,最迷人的香水出自格拉斯。這個法國南部的小城是法國香水的搖籃,至今仍是法國香水的重要產地和原料供應地,風靡世界的夏奈爾5號香水就誕生于此。它也為法國贏得了“香水之國”的美譽。
“臭”皮匠是制造香水的鼻祖
16世紀,格拉斯的傳統手工業是使用橄欖油熟皮技術制作手套。然而,經過橄欖油熟皮后的氣味顯然不太好,因此不少熟皮匠人開始制造香精加入其中。香味手套風靡一時,很受當時上層社會的歡迎。后來皮匠們干脆擺脫了那些制造手套的牛羊皮,轉而為追趕時髦的貴婦們制作香精。1614年,格拉斯開始種植各種香料花卉,隨著王室大量使用香水,此業日漸興隆。誰也不會想到,當年在陰暗簡陋的作坊里與氣味難聞的皮革打交道的“臭”皮匠,竟成了日后征服世界時尚圈的香水發明者。
1730年,法國第一家香精香料生產公司誕生于格拉斯市。從此,香水業逐漸在格拉斯落地生根。如今,這里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香水之都”,承擔著為法國名牌香水銷售公司配制香水的業務。法國80%的香水都在這里制造。
夏奈爾5號誕生于此
格拉斯位于距地中海20公里的山麓上,海拔200到500米。夏季,地中海吹來的季風濕潤宜人,阿爾卑斯山下的地下水加上充足的陽光,使格拉斯成為花草優生地帶。由于處于坡地,在格拉斯各個品種的花都能找到適合的海拔高度而各得其所。格拉斯的四季皆是香氣襲人。每年圣誕節過后,黃絨花將格拉斯染成一片金黃;5、6月份玫瑰是田間的主角,8、9月則是茉莉盛開。每年在這個地區采集的花有700萬公斤之多。
面對地中海,背靠阿爾卑斯山,獨特的氣候使得格拉斯的花朵得以調制出夏奈爾5號這樣的極品。據說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初,服裝設計師夏奈爾將目光瞄向了香水市場。她的好友,香水調配師恩尼斯,在格拉斯設置了實驗室。夏奈爾求他幫忙開發一種特別的香水。為此她專程來到格拉斯,學習用嗅覺感受玫瑰、紫羅蘭及木蘭等不同花朵的特色香氣。在恩尼斯的協助下,夏奈爾最終在無數樣品中選出了第5號。“這就是我要的。”她說:“一種不同于以往的香水。一種女人的香水!”聞名于世的夏奈爾5號就這樣誕生了。
在進入格拉斯市的路口就有一家醒目的香水商店。未踏進門,一股混合的香氣已經撲鼻而來。店堂不大,產品卻很豐富。最搶眼的是巨大的蒸餾器和大束應季的薰衣草干花。里面的試香臺供你試用任何一款香水。透過一扇玻璃門,可以看到調香師端著不同的試瓶邊嗅邊做著記錄。往前不遠,就是格拉斯的弗拉戈納香水廠,工人正在里面做薰衣草香皂,那邊的料倒進去,這邊用模具塑形,將多余的軟料除去,香皂就制成了。再往前是個銷售間,一眼就看到鼎鼎大名的格拉斯五月玫瑰,閉上眼聞一下,似有千萬朵玫瑰在眼前綻放。
由于運費關系,這里的香水比巴黎便宜許多,絡繹不絕的游客中很少有人空手而歸。只是這里產品太多,不僅挑花了眼,連鼻子也因試太多而失靈。感慨于巴黎乃至世界上著名的100多個調香師大多出身于格拉斯,看來只有這樣的環境才能鍛煉出靈敏的鼻子。最終我選中一款古典味道的茉莉香水,灑上一點定會暗香盈袖。夏奈爾篤信“不用香水的女人沒有未來”,香水不僅給自己也給周圍的人帶來溫馨。漫步在格拉斯的小路上,不經意間走過的優雅女士,沒來得及看清面孔,卻已被那擦肩而過的一縷幽香所迷醉……格拉斯,一個香水擁抱的溫柔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