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發布時間:2009-09-06
|
有人開玩笑說,天堂里最好的廚師是法國人,地獄里最好的廚師是德國人。此話雖過于夸張,但多少能反映出德國人不會吃的事實。德國人講求的是營養,而不是烹調藝術,所以在人們的印象中,德國的飯菜無非是清煮、白燉加烤制。不過今日德國的餐飲業可以說是國際風味大薈萃了,在這里可以品嘗到世界各國的美味,德國菜也不僅僅是白燉豬肘子加酸菜了。現在的德國廚師善于吸收外來飲食的特色,在博采亞、歐、美眾家烹調特色的基礎上做出佳肴。
我最愛的一道巴伐利亞名菜是面包團子,由早餐吃剩的已經發硬的面包制成。剩面包被切成方塊,混合蛋黃、洋蔥、香料,變成松軟的面團,再被捏成團子。這些團子水煮后,可淋上濃稠的肉汁,或放在蘑菇湯內食用。
德國到處都有面包店。像圣誕節蛋糕之類的便是著名的德國甜點。那灑上糖粉的檸檬口味的水果蛋糕,如果再配上一杯香醇的德國咖啡,那就太棒了。人們通常在下午到咖啡館約會小聚,吃甜點、喝咖啡、聊天。
德國最有名的是啤酒,而最有特色的則是黑啤。自釀德國黑啤給我的巴伐利亞之行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聽說光是釀制黑啤的一套設備,就價值500萬人民幣,而且釀造一桶黑啤需要花兩個星期。看著黑色的液體在龍頭下慢慢傾瀉,咖啡色的泡沫在杯中翻涌,一股若有若無的香氣開始飄散到你的鼻間。自釀黑啤的口感當然是新鮮得沒話說,味道也是相當純正,而且酒中還縈繞著一種似微酸,又仿佛淡淡苦味的獨特滋味,極似咖啡的那種濃香,回味無窮,實在是妙不可言。
在寒冷的冬季,巴伐利亞有種很特別的熱飲叫“溫酒”,由丁香、肉桂、水果和紅葡萄酒制成。它的字面意思是“光酒”,因為喝了會讓你紅光滿面!
巴伐利亞地區的葡萄酒,尤其是白葡萄酒也舉世聞名。它能始終保持名貴、優質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德國白葡萄酒生產沿用了歷史悠久的家族生產傳統,從葡萄的種植、采摘、釀制到酒的裝瓶、進入市場都經過嚴格的檢驗。
德國還有一種冰葡萄酒,也稱冰果酒。1794年冬季,德國弗蘭克地區突然遭到一場早霜,當年的葡萄看來要毀于一旦,酒農們硬著頭皮把半結冰的葡萄榨制釀酒,居然釀出了一種異于其它葡萄酒的獨特風味。一般用來釀酒的葡萄含有大約80%的水分,而晚收的葡萄經過風吹霜打之后明顯脫水,其糖分和酸度都大大提高了,用這種葡萄釀制的冰果酒自然甜潤醇美。自那以后,冰葡萄酒就成為德國的特產。
真正的冰葡萄酒必須來自那些經過數月的風吹雨淋、完全自然冷凍的優質葡萄品種。為了制作冰葡萄酒,德國葡萄酒農每年秋季必須投下昂貴的“賭注”:除了對在恰當時機要降臨霜凍的企盼外,還必須天天觀察可能用來釀造的那些葡萄在枝蔓上是否完好無損。這不僅需要擁有比中國刺繡更大的耐心和經驗,更要有艱辛的勞作和頑強的意志……當等待變為現實,串串掛霜的小冰珠在-8℃至-12℃的條件下形成時,對這些小冰珠一粒粒的篩選工作,就必須在那個漆黑、寒冷的清晨開始,隨后的擠壓果汁也必須在同樣的溫度條件下完成。
如此釀就的冰葡萄酒當然十分珍貴,每一瓶冰葡萄酒中所含的勞動價值、工藝成本、風險投入與其品味所具有的特質是完全相符的。即使在德國本土,能夠品嘗到冰葡萄酒也是難得的享受,難怪歐美人常常把它譽為像愛情一般高貴。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