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發布時間:2009-09-06
|
德國人對早餐的重視也可以從一句德國諺語中看出:“國王的早餐,紳士的中餐,乞丐的晚餐(Frühstücken wie ein Koenig, Mittagessen wie ein Edelmann, Abendessen wie ein Bettelmann.)”,與我們熟悉的“早飯吃的好,中飯吃得飽,晚飯吃得少”提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德國家庭的早餐常常比較豐富,主要由面包、加在面包上的食品和飲料三部分組成。德國面包種類繁多。家庭的早餐桌上,常常有采用藤子或是竹篾編織的小筐,里面放著各種不同的面包。常見的類型有鄉村式面包、烤面包和小圓面包等,南部德國還流行面包圈。其中小圓面包據說就有不同的150多種,而特別講究吃新鮮的。為此德國的面包匠周日每天凌晨三、四點就開始辛勤勞動。家庭主婦們早上起來第一件事也常常就是出門去買面包。新出爐的小面包熱烘烘的,外脆內穌,十分搶手,以致走俏的商品在德文里常常被形容成“如熱烘烘的小面包一樣(wie warme Semmeln)”。
近些年來,在一些家庭中流行一種烤面包機,頭天晚上把面粉和相應的配料及水放入面包機,面包機會在程序控制下,自動完成攪拌、發酵和烘烤等工序,可準時在第二天早晨供熱烘烘地食用。
一些去德國旅游的中國人常常害怕吃黑面包,另一些人則因為聽說黑面包健康,盡管口味不適,仍然硬著頭皮大吃特吃。其實,黑面包也要分真正古銅色的黑小麥全麩面包和含有不同比例黑小麥面深色面包。前者確實含有大量維生素和纖維素,屬于健康食品上品;后者則與一般白面包在營養上不相上下,僅僅是因為口味不同而得到一些德國人的喜愛。
在德國吃面包當然離不開黃油、果醬,以及加在面包上奶酪和香腸。早餐桌上常常備有三、四種切成薄片的香腸或熏肉,主要是以豬肉、牛肉或火雞肉為原料,偶然也有德國人喜歡馬肉或是野豬肉的風味香腸。
德國盛產草莓等一類漿果,不僅商店內各種果醬玲瑯滿目,而且許多家庭主婦都以自已能制作果醬為榮。常見的果醬主要是草莓醬、覆盆子醬、英式橘皮醬、李子醬、杏子醬等。直到七十年代,黃油在德國都比較貴,生活水平一般的家庭都采用人造黃油做為經濟型代用品。隨著食品化工工業的長足進步,人造黃油不僅口味越來月好,而且還被認為對降低膽固醇有好處,受到一些注重飲食健康人士的青睞,而價格也上升到幾乎與黃油相差無幾。
德國家庭早餐的飲料主要是咖啡和牛奶。德式咖啡和國內常見的咖啡一樣,基本原理是以開水慢慢地或反復地澆在咖啡豆粉上過濾而成,一般德國家庭都備有電咖啡爐,只需加入咖啡豆粉和水,并放入濾紙后開啟,15鐘后即可享用咖啡。這樣炮制的咖啡色深味苦,咖啡因含量高,正適合一些人清晨提神的需要,另一些人則用牛奶和砂糖沖淡、調味后飲用。另外,近年來,意大利式的香濃咖啡和卡布奇諾咖啡也開始流行在德國早餐桌上。
對于孩子和不飲用咖啡的人來說,牛奶則是最受歡迎的早餐飲料。最普及的是帕氏消毒、含3.5%脂肪的新鮮全脂牛奶,高溫消毒的牛奶則僅因為其易于保存而保持了一定市場地位。許多德國孩子還喜歡在牛奶中加入粟米片和葡萄干等干果,甚至以此代替面包等主食。
除了上述三種主要成分外,煎、煮或炒的雞蛋,酸奶等其它奶制品以及各種新鮮水果,也都是家庭早餐桌上廣受歡迎的食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