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種食物,在一個國家內可以衍生為500種、1000種甚至1500種,該是多么神奇的一件事。德國香腸就是因此而聲名遠揚的。
香腸可謂是德國菜肴的代表作,不下百種的德國香腸更是吸引著世界各地美食家的目光。它主要原料從豬肉到牛肉,從動物到蔬菜,包括培根肉、小牛肉、牛奶和洋蔥末,甚至于豬和牛的內臟、舌頭等,這一點與東南亞國家的習俗頗為相似。另外,再加入相當多的鹽、胡椒及豆蔻等香料。
而如果依照德國香腸的口感,可大約分為二大類:一種是內含肉塊,可吃得到肉塊;另一種則是不含肉塊,而是將肉切碎,所以食用時比較沒有嚼感。 德國香腸的吃法繁多,不僅可直接水煮、油煎或燒烤。同時也可以做成沙拉、湯、熱食、甚至生吃。而且,大多數(shù)的香腸是以地區(qū)命名,表示添加了該地區(qū)特有的調味香料,同時也都有最能顯現(xiàn)出香腸的風味。
如布魯特香腸可以直接生吃;法蘭克福香腸是水煮的代表;又如紐倫堡香腸、圖林根香腸則多是用烤的。另外像口味較重、經過風干后專為搭配啤酒食用的啤酒香腸,這種香腸咸而硬,十分有嚼勁,搭配啤酒真的很過癮。味道較酸,口味較重的德國菜與其它西式餐點的用餐方式大致相同。基本上可分為前餐、主餐、及餐后甜點。同時也擁有豐富的飲食文化,與其外表樸質無華但深刻重視內在的民族特性相互輝映。
原來在德國,每個地方都有其可以引以為傲的香腸品種,其中格廷根和里根斯堡的香腸從中世紀起就已享有盛名。沒有什么可以和圖林根的紅腸相媲美的了,這種可烤著吃的香腸加有好聞的墨角蘭香料。而卡塞爾的居民最愛吃他們自己做的肝泥香腸,施瓦本地區(qū)的人們則迷戀加了百里香、丁香和豆子等調味品的黑香腸。有一種手指般大小的烤腸,它來自柏林,香腸被切成細薄片,抹上調味西紅柿醬,再撒上薄薄一層咖喱粉,又香又鮮。 就以主食香腸、馬鈴薯、面包及乳制品等為例,德國人充分發(fā)揮克勤克樸、理性務實的精神,將這幾種食物的應用變化發(fā)揮的淋漓盡致。德國香腸愛好者還建立了香腸博物館。館內陳列有:歷代制造成香腸的各種設備、工具及有關配方資料和各種香腸展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