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汽車在汽車業有著輝煌的戰績。1974年,大賣車型波羅(Polo)投放市場,讓世界為之矚目。但這一年里,對大眾汽車工人而言,另一件事恐怕讓他們更加感到自豪——大眾公司有了自制的咖喱香腸。與大眾在沃爾夫斯堡的6.5平方公里的廠區和43500名員工相比,大眾肉類加工廠的12名的員工顯得微不足道,但他們的產量絲毫不輸他們制造汽車的同事——每年生產200萬根咖喱香腸。咖喱香腸是這里的搶手貨。許多員工甚至以咖喱香腸慶祝生日。在大眾汽車其它地區的工廠中,咖喱香腸也是食堂的保留節目。大眾肉類加工廠廠長克勞斯-拉貝斯魏勒(Klaus Labersweiler)說:“80%的香腸都供給大眾汽車的員工。”大眾汽車海外工廠的員工來訪時,都會買一些打包帶回去享用。
剩下的20%的香腸則大都由德國連鎖食品零售商愛德卡(Edeka)銷售。一個沃爾夫斯堡的經銷商甚至將大眾出產的咖喱香腸作為他的主營商品。沃爾夫斯堡周圍居住著六萬名大眾的退休員工,他從來不擔心咖喱香腸會賣不出去。“我們每周會賣掉14000根咖喱香腸。”愛德卡集團發言人安德烈亞斯-勞比西(Andreas Laubig)說。雖然現在沃爾夫斯堡是這種香腸的主要的消費市場,但勞比西認為大眾的咖喱香腸具備推向國際市場的潛力。拉貝斯魏勒正為大眾的中國公司培訓一名香腸師傅,不久以后,大眾公司中國員工的餐桌上可能也會出現咖喱香腸了。
“我們只從德國北部的農民那里采購豬肉制作香腸。”拉貝斯魏勒說。“原來我們也使用牛肉做香腸,但是后來出現了瘋牛病,我們就只使用豬肉了。”拉貝斯魏勒并沒有透露香腸的具體配料,只是說他們的咖喱香腸和其他的香腸不一樣:“我們不會在香腸中添加碳酸鹽和乳蛋白。”因為這兩種配料雖然可以節約成本,卻會讓肉質變軟。“那樣就沒有嚼勁了。”制作過程也沒什么特別之處,首先原料被切碎,然后配上源自巴伐利的調味料一齊攪拌成糊狀,灌到腸衣中去,再用煙熏2個小時,最后后再把香腸徹底蒸熟。配以香腸一起食用的是“大眾汽車番茄醬”,大眾汽車員工都稱贊此醬為“全德國最好的醬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