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我國的國際多式聯運 近年來,為適用和配合我國對外貿易運輸的發展需要,我國對某些國家和地區已開始采用國際多式聯運方式。目前,我國己開展的國際多式聯運路線主要包括我國內地經海運往返日本內地、美國內地、非洲內地、西歐內地、澳洲內地等聯運線以及經蒙古或前蘇聯至伊朗和往返西、北歐各國的西伯利亞大陸橋運輸線。其中西伯利亞大陸橋集裝箱運輸業務發展較快,目前每年維持在10000標準箱左右,我國辦理西伯利亞大陸橋運輸主要采用鐵/鐵(Transrail)。鐵/海(Transea)、鐵/卡(Tracons)三種方式,具體運輸路線如圖8理所示。 tutu 除上述已開展的運輸路線外,新的聯運線路正不斷發展,其中包括舉世矚目的新亞歐大陸橋(Eurasia Bridge)。 1990年9月12日,隨著中國蘭新鐵路與哈薩克斯但土西鐵路接軌,連接亞歐的第二座大陸橋正式貫通。新亞歐大陸橋東起中國連云港,西至荷蘭鹿特丹,途經哈薩克斯但、烏茲別克斯但、吉爾吉斯斯但、塔吉克斯但、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和荷蘭等國,全長10900km。該陸橋為亞歐開展國際多式聯運提供了一條便捷的國際信道。遠東至西歐,經新亞歐大陸橋比經蘇伊士運河的全程海運航線,縮短運距8000km;比通過巴拿馬運河縮短運距11000km。遠東至中亞、中近東,經新亞歐大陸橋比經西伯利亞大陸橋,縮短運距2700km~3300km。該陸橋運輸線的開通將有助于緩解西伯利亞大陸橋運力緊張的狀況。 新亞歐大陸橋在中國境內經過隴海、蘭新兩大鐵路干線,全長4131km。它在徐洲、鄭州、洛陽、寶雞、蘭州分別與我國京滬、京廣、焦柳、寶成、包蘭等重要鐵路干線相連,具有廣闊的腹地(如圖所示)。新亞歐大陸橋于1993年正式運營。至此,亞大地區運往歐洲、中近東地區的貨物可經海運至中國連云港上橋,出中國西部邊境站阿拉山口后,進入哈薩克斯但國境內邊境站德魯日巴換裝,經獨聯體鐵路運至其邊境站、港,再通過鐵路、公路、海運繼運至西歐、東歐、北歐和中近東各國。而歐洲、中近東各國運往亞大地區的貨物,則可經獨聯體鐵路進入中國西部邊境站阿拉山口換裝,經中國鐵路運至連云港后,再轉船繼運至日本、韓國、香港、臺灣和菲律賓、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和地區。 集裝箱的定義 關于集裝箱的定義,歷年來國內外專家學者存在一定分歧。現以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對集裝箱的定義作以下介紹,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對集裝箱下的定義為“集裝箱是一種運輸設備,應滿足以下要求: (1)具有耐久性,其堅固強度足以反復使用; (2)便于商品運送而專門設計的,在一種或多種運輸方式中運輸時無需中途換裝; (3)設有便于裝卸和搬運的裝置,特別是便于從一種運輸方式轉移到另一種運輸方式; (4)設計時應注意到便于貨物裝滿或卸空; (5)內容積為1平方米或1平方米以上。 集裝箱一詞不包括車輛或傳統包裝。 目前,中國、日本、美國、法國等世界有關國家,都全面地引進了國際標準化組織的定義。除了ISO的定義外,還有《集裝箱海關公約》(CCC)、《國際集裝箱安全公約》(CSC)、英國國家標準和北美太平洋班輪公會等對集裝箱下的定義,內容基本上大同小異。我國國家標準GB1992-85《集裝箱名稱術語》中,引用了上述定義. ============================ 集裝箱的標準 為了有效地開展國際集裝箱多式聯運,必須強化集裝箱標準化,應進一步做好集裝箱標準化工作。集裝箱標準按使用范圍分,有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地區標準和公司標準四種。 1.國際標準集裝箱 是指根據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第104技術委員會制訂的國際標準來建造和使用的國際通用的標準集裝箱。 集裝箱標準化歷經了一個發展過程。國際標準化組織ISO/TC104技術委員會自1961年成立以來,對集裝箱國際標準作過多次補充、增減和修改,現行的國際標準為第1系列共13種,其寬度均一樣(2438mm)、長度有四種(12192mm、9125mm、6058mm、2991mm)、高度有四種(2896mm、2591mm、2438mm、2438mm)。詳見表。第2系列和第3系列均降格為技術報告。
tutu 2.國家標準集裝箱 各國政府參照國際標準并考慮本國的具體情況,而制訂本國的集裝箱標準。 我國現行國家標準《集裝箱外部尺寸和額定重量》(GB1413-85)中集裝箱各種型號的外部尺寸、極限偏差及額定重量,見表。 tutu 3.地區標準集裝箱 此類集裝箱標準,是由地區組織根據該地區的特殊情況制訂的,此類集裝箱僅適用于該地區。如根據歐洲國際鐵路聯盟(VIC)所制訂的集裝箱標準而建造的集裝箱。 4.公司標準集裝箱 某些大型集裝箱船公司,根據本公司的具體情況和條件而制訂的集裝箱船公司標準,這類箱主要在該公司運輸范圍內使用。如美國海陸公司的35ft集裝箱。 此外,目前世界還有不少非標準集裝箱。如非標準長度集裝箱有美國海陸公司的35ft集裝箱、總統輪船公司的45ft及48ft集裝箱;非標準高度集裝箱,主要有9ft和9.5ft兩種高度集裝箱;非標準寬度集裝箱有8.2ft寬度集裝箱等。由于經濟效益的驅動,目前世界上20ft集裝箱總重達24ft的越來越多,而且普遍受到歡迎。 =============================== 集裝箱的種類 隨著集裝箱運輸的發展,為適應裝載不同種類貨物的需要,因而出現了不同種類的集裝箱。這些集裝箱不僅外觀不同,而且結構、強度、尺寸等也不相同。根據集裝箱的用途不同而分有以下幾種。 1.干貨集裝箱(Dry Cargo Container) 也稱雜貨集裝箱,這是一種通用集裝箱,用以裝載除液體貨、需要調節溫度貨物及特種貨物以外的一般件雜貨。這種集裝箱使用范圍極廣,常用的有20ft和40ft兩種,其結構特點是常為封閉式,一般在一端或側面設有箱門。 2.開頂集裝箱(Open Top Container) 也稱敞頂集裝箱,這是一種沒有剛性箱頂的集裝箱,但有可折式頂梁支撐的帆布、塑料布或涂塑布制成的頂篷,其它構件與于貨集裝箱類似。開頂集裝箱適于裝載較高的大型貨物和需吊裝的重貨。 3.臺架式及平臺式集裝箱(Platform Based COntainer) 臺架式集裝箱是沒有箱頂和側壁,甚至有的連端壁也去掉而只有底板和四個角柱的集裝箱。 臺架式集裝箱有很多類型。它們的主要特點是:為了保持其縱向強度,箱底較厚。箱底的強度比普通集裝箱大,而其內部高度則比一般集裝箱低。在下側梁和角柱上設有系環,可把裝載的貨物系緊。臺架式集裝箱沒有水密性,怕水濕的貨物不能裝運,適合裝載形狀不一的貨物。 臺架式集裝箱可分為:敞側臺架式、全骨架臺架式、有完整固定端壁的臺架式、無端僅有固定角柱和底板的臺架式集裝箱等。 平臺式集裝箱是僅有底板而無上部結構的一種集裝箱。該集裝箱裝卸作業方便,適于裝載長、重大件。 4.通風集裝箱(Ventilated Container) 通風集裝箱一般在側壁或端壁上設有通風孔,適于裝載不需要冷凍而需通風、防止汗濕的貨物,如水果、蔬菜等。如將通風孔關閉,可作為雜貨集裝箱使用。 5.冷藏集裝箱(Reefer Container) 這是專為運輸要求保持一定溫度的冷凍貨或低溫貨而設計的集裝箱。它分為帶有冷凍機的內藏式機械冷藏集裝箱和沒有冷凍機的外置式機械冷藏集裝箱。適用裝載肉類、水果等貨物。冷藏集裝箱造價較高,營運費用較高,使用中應注意冷凍裝置的技術狀態及箱內貨物所需的溫度。 6.散貨集裝箱(Bulk Container) 散貨集裝箱除了有箱門外,在箱頂部還設有2~3個裝貨口,適用于裝載粉狀或粒狀貨物。使用時要注意保持箱內清潔干凈,兩側保持光滑,便于貨物從箱門卸貨。 7.動物集裝箱(Pen COntainer) 這是一種專供裝運牲畜的集裝箱。為了實現良好的通風,箱壁用金屬絲網制造,側壁下方設有清掃口和排水口,并設有喂食裝置。 8.罐式集裝箱(Tank Container) 這是一種專供裝運液體貨而設置的集裝箱,如酒類、油類及液狀化工品等貨物。它由罐體和箱體框架兩部分組成,裝貨時貨物由罐頂部裝貨孔進入,卸貨時,則由排貨孔流出或從頂部裝貨孔吸出。 9.汽車集裝箱(Car Container) 這是專為裝運小型轎車而設計制造的集裝箱。其結構特點是無側壁,僅設有框架和箱底,可裝載一層或兩層小轎車。 由于集裝箱在運輸途中常受各種力的作用和環境的影響,因此集裝箱的制造材料要有足夠的剛度和強度,應盡量采用質量輕、強度高、耐用、維修保養費用低的材料,并且材料既要價格低廉,又要便于取得。 目前,世界上廣泛使用的集裝箱按其主體材料分類為: 1.鋼制集裝箱 其框架和箱壁板皆用鋼材制成。最大優點是強度高、結構牢、焊接性和水密性好、價格低、易修理、不易損壞,主要缺點是自重大、抗腐蝕性差。 2.鋁制集裝箱 鋁制集裝箱有兩種:一種為鋼架鋁板;另一種僅框架兩端用鋼材,其余用鋁材。主要優點是自重輕、不生銹硅卜表美觀、彈性好、不易變形,主要缺點是造價高,受碰撞時易損壞。 3.不銹鋼制集裝箱 一般多用不銹鋼制作罐式集裝箱。不銹鋼制集裝箱主要優點是強度高、不生銹、耐腐性好,缺點是投資大。 4.玻璃鋼制集裝箱 玻璃鋼集裝箱是在鋼制框架上裝上玻璃鋼復合板構成的。主要優點是隔熱性、防腐性和耐化學性均較好,強度大用(性好,能承受較大應力,易清掃,修理簡便,集裝箱內容積較大等;主要缺點是自重較大,造價較高。 ================================== 集裝箱運輸的特點 由于普通散件雜貨運輸長期以來存在著裝卸及運輸效率低、時間長,貨損、貨差嚴重,影響貨運質量,貨運手續繁雜,影響工作效率,因此對貨主、船公司及港口的經濟效益產生極為不利的負面影響。為解決采用普通貨船運輸散件雜貨存在以上無法克服的缺點,實踐證明,只有通過集裝箱運輸,才能徹底解決以上問題。 如何加速商品的流通過程,降低流通費用,節約物流的勞動消耗,實現快速、低耗、高效率及高效益地完成運輸生產過程并將貨物送達目的地交付給收貨人,這就要求變革運輸方式,使之成為一種高效率、高效益及高運輸質量的運輸方式,而集裝箱運輸,正是這樣的一種運輸方式。它具有以下特點。 一、高效益的運輸方式 集裝箱運輸經濟效益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簡化包裝,大量節約包裝費用。為避免貨物在運輸途中受到損壞,必須有堅固的包裝,而集裝箱具有堅固、密封的特點,其本身就是一種極好的包裝。使用集裝箱可以簡化包裝,有的甚至無須包裝,實現件雜貨無包裝運輸,可大大節約包裝費用。 2,減少貨損貨差,提高貨運質量。由于集裝箱是一個堅固密封的箱體,集裝箱本身就是一個堅固的包裝。貨物裝箱并鉛封后,途中無須拆箱倒載,一票到底,即使經過長途運輸或多次換裝,不易損壞箱內貨物。集裝箱動輸可減少被盜、潮濕、污損等引起的貨損和貨差,深受貨主和船公司的歡迎,并且由于貨損貨差率的降低,減少了社會財富的浪費,也具有很大的社會效益。 3.減少營運費用,降低運輸成本,由于集裝箱的裝卸基本上不受惡劣氣候的影響,船舶非生產性停泊時間縮短,又由于裝卸效率高,裝卸時間縮短,對船公司而言,可提高航行率,降低船舶運輸成本,對港口而言,可以提高泊位通過能力,從而提高吞吐量,增加收入。 二、高效率的運輸方式 傳統的運輸方式具有裝卸環節多、勞動強度大、裝卸效率低、船舶周轉慢等缺點。而集裝箱運輸完全改變了這種狀況。 首先,普通貨船裝卸,一般每小時為35t左右,而集裝箱裝卸,每小時可達400t左右,裝卸效率大幅度提高。同時,由于集裝箱裝卸機械化程度很高,因而每班組所需裝卸工人數很少,平均每個工人的勞動生產率大大提高。 此外,由于集裝箱裝卸效率很高,受氣候影響小,船舶在港停留時間大大縮短,因而船舶航次時間縮短,船舶周轉加快,航行率大大提高,船舶生產效率隨之提高,從而,提高了船舶運輸能力,在不增加船舶艘數的情況,可完成更多的運量,增加船公司收入,這樣,高效率導致高效益。 三、高投資的運輸方式 集裝箱運輸雖然是一種高效率的運輸方式,但是它同時又是一種資本高度密集的行業。首先,船公司必須對船舶和集裝箱進行鉅額投資。根據有關資料表明,集裝箱船每立方英尺的造價約為普通貨船的3.7~4倍。集裝箱的投資相當大,開展集裝箱運輸所需的高額投資,使得船公司的總成本中固定成本占有相當大的比例,高達三分之二以上。 其次,集裝箱運輸中的港口的投資也相當大。專用集裝箱泊位的碼頭設施包括碼頭岸線和前沿、貨場、貨運站、維修車間、控制塔、門房,以及集裝箱裝卸機械等,耗資巨大。 再者,為開展集裝箱多式聯運,還需有相應的內際設施及內陸貨運站等,為了配套建設,這就需要興建、擴建、改造、更新現有的公路、鐵路、橋梁、涵洞等,這方面的投資更是驚人!可見,沒有足夠的資金開展集裝箱運輸,實現集裝箱化是困難的,必須根據國力量力而行,最后實現集裝箱化。 四、高協作的運輸方式 集裝箱運輸涉及面廣、環節多、影響大,是一個復雜的運輸系統工程。集裝箱運輸系統包括海運、陸運、空運、港口、貨運站以及與集裝箱運輸有關的海關、商檢、船舶代理公司、貨運代理公司等單位和部門。如果互相配合不當,就會影響整個運輸系統功能的發揮,如果某一環節失誤,必將影響全局,甚至導致運輸生產停頓和中斷。因此,要求搞好整個運輸系統各環節、各部門之間的高度協作,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集裝箱運輸系統高效率地運轉。 五、適于組織多式聯運 由于集裝箱運輸在不同運輸方式之間換裝時,勿需搬運箱內貨物而只需換裝集裝箱,這就提高了換裝作業效率,適于不同運輸方式之間的聯合運輸。在換裝轉運時,海關及有關監管單位只需加封或驗封轉關放行,從而提高了運輸效率。 此外,由于國際集裝箱運輸與多式聯運是一個資金密集、技術密集及管理要求很高的行業,是一個復雜的運輸系統工程,這就要求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業務人員等具有較高的素質,才能勝任工作,才能充分發揮國際集裝箱運輸的優越性。 集裝箱運輸的關系人 隨著集裝箱運輸的逐步發展、成熟,與之相適應的,有別于傳統運輸方式的管理方法和工作機構也相應地發展起來,形成一套適應集裝箱運輸特點的運輸體系。主要包括: 1.經營集裝箱貨物運輸的實際承運人。包括經營集裝箱運輸的船公司、聯營公司、公路集裝箱運輸公司、航空集裝箱運輸公司等等。 2.無船承運人。在集裝箱運輸中。經營集裝箱貨運的攬貨、裝箱、拆箱、內陸運輸及經營中轉站或內陸站業務,但不掌握運載工具的專業機構,稱為無船承運人。它在承運人與托運人之間起著中間橋梁作用。 3.集裝箱租賃公司。這是隨集裝箱運輸發展而興起的一種新興行業。它專門經營集裝箱的出租業務。 4.聯運保賠協會。一種由船公司互保的保險組織,對集裝箱運輸中可能遭受的一切損害進行全面統一的保險。這是集裝箱運輸發展后所產生的新的保險組織。 5.集裝箱碼頭(堆場)經營人。是具體辦理集裝箱在碼頭的裝卸、交接、保管的部門,它受托運人或其代理人以及承運人或其代理人的委托提供各種集裝箱運輸服務。 6.集裝箱貨運站(Container Freight Station,CFS)。在內陸交通比較便利的大中城市設立的提供集裝箱交接、中轉、或其它運輸服務的專門場所。 7.貨主。 =========================== 集裝箱的標記 為了便于對集裝箱在流通和使用中識別和管理,便于單據編制和信息傳輸,所以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了集裝箱標記,此標準即《集裝箱的代號、識別和標記》(ISO6346-1981(E)). 國際標準化組織規定的標記有必備標記和自選標記兩類,每一類標記中又分別標記和作業標記。具體來說,集裝箱上有箱主代號;箱號或順序號、核對號;集裝箱尺寸及類型代號。 1、必備標記 1)識別標記。它包括箱主代好,順序號和核對數字。 (1)箱主代號。國際標準化組織規定,箱主代號由四個大寫的拉丁文字母表示,前三位由箱主自己規定,第四個字母一律用U表示。 (2)順序好,又稱箱號,由6位阿拉伯字母組成。如又小數字不是6位時,則在有效數字前用“0”不足6位。如“053842”。 (3)核對數字。核對數字是用來對箱主代號和順序號記錄是否準確的依據。它位于箱號后,以一位阿拉伯數字加一方框表示。 2)作業標記。它包括以下三個內容: (1)額定重量和自定重量標記。額定重量即集裝箱總重,自重即集裝箱空箱質量(或空箱重量),ISO688規定應以公斤(kg)和磅(lb)同時表示。 (2)空陸水聯運集裝箱標記。由于該集裝箱的強度僅能堆碼兩層。因而國際標準化組織對該集裝箱規定了特殊的標志,該標記為黑色,該位于側壁和端壁的左上角,并規定標記的最小尺寸為:高127mm,長355mm,字母標記的字體高度至少為76mm. (3)登箱頂觸電警告標記。該標記喂黃色底各色三角形,一般設在罐式集裝箱和位于登頂箱頂的扶梯處,以警告登體者有觸電危險。 2、自選標記 1)識別標記。 它包括(1)國家和地區代號,如中國用CN;美國用US (2)尺寸和類型代號(箱型代碼)。 2)作業標記。 它包括(1)超高標記,該標記為在黃色底上標出黑色數字和邊框,此標記貼在集裝箱每側的左下角,距箱底約0.6m處,同時該貼在集裝箱主要標記的下方。凡高度超過2.6m的集裝箱應貼上此標記。 (2)國際鐵路聯盟標記。凡符合《國際鐵路聯盟條列》規定的集裝箱,可以獲得此標記。該標志是在歐洲鐵路上運輸集裝箱的必要通行標志。 3。同行標記 集裝箱在運輸過程中能順利的通過或進入它過境,箱上必須貼有按規定要求的各種通行標志,否則,必須辦理繁瑣證明手續,延長了集裝箱的周轉時間。 集裝箱上主要的通行標記有;安全合格牌照、集裝箱批準牌照、防蟲處理板、檢驗合格徽及國際鐵路聯盟標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