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度仪可以化验悬浮物吗?
浊度表示的是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一般水中若是含有泥土、粉尘、微细有机物、浮游动物和其他微生物等悬浮物和胶体物都能够使水中呈现浊度。所以浊度仪是可以化验悬浮物的。那么浊度仪是如何化验悬浮物的呢?
1、开启浊度仪预热30分钟后,将“标定/测量”拨动开关置于测量处。
2、按“键头”键选择适当的量程。(为减小误差,尽量选用低量程,但也不能是最小的量程)。
3、慢慢注入约50mL被测样品,然后用滤纸擦干净样杯。
4、将样杯平稳地放入比色池,盖上比色池内盖,关闭比色池盖。
5、等到显示数据稳定后,就能够读取被测溶液的浊度值。
6、读数后马上取出样杯,等待下一个样品的测量或关机。若是在测定样品过程中,所测样品不属于同一量程范围,那么则需要按“量程”键进行量程切换。同时为了保证良好的测量重复性,样杯的宽定位条一定要面向使用者。
浊度仪的测量原理
浊度仪(浊度计)采用90°散射光原理。由光源发出的平行光束通过溶液时,一部分被吸收和散射,另一部分透过溶液。与入射光成90°方向的散射光强度符合雷莱公式:
Is=((KNV2)/λ)×I0其中:I0为入射光强度; Is为散射光强度; N为单位溶液微粒数;V为微粒体积;λ为入射光波长;K为系数。在入射光恒定条件下,在一定浊度范围内,散射光强度与溶液的混浊度成正比。上式可表示为:Is/I0= K′N (K′为常数)。然后根据这一公式,就可以通过测量水样中微粒的散射光强度来测量水样的浊度。